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超声医学

图片丢失啦
共找到 64 条结果
Please wait a minute...
  • 1.
    “手足并用”教学法在心脏黏液瘤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赵海玥, 张小杉, 施依璐, 张敏洁, 赵捷, 王雅晳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25, 19 (01): 80-84.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25.01.012
    摘要 (11) HTML (3) PDF (5366 KB) (2)

    黏液瘤是心脏原发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是心脏肿瘤超声心动图教学的重点。因传统教学模具或猪心解剖很难找到黏液瘤的模型,且黏液瘤与血栓等治疗方式截然不同,故黏液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成为教学的难点。手足并用教学法是将简单的肢体语言和道具应用到临床教学过程中,使医学知识简单化、具象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将超声教学与手足并用教学法在黏液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教学体会进行简要汇报。

  • 2.
    肺部超声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表型中的应用进展
    王翔, 冯辉斌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24, 18 (12): 1155-1160.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24.12.013
    摘要 (29) HTML (2) PDF (5137 KB) (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目前重症医学领域关键性疾病,在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暴发后,有关ARDS的研究广泛开展,尽管对于该疾病的认知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然而,在ARDS的治疗方面,大量的临床研究并未获得预想中的成功,这是因为ARDS存在多方面的异质性,即不同的表型,使得单一、固定化的治疗并不能对患者都能起到有效改善预后的作用。因此,快速、准确鉴别ARDS表型,将患者依据不同表型细分为更同质化的亚组,再予以精准的个性化治疗,对于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肺部超声(LUS)在ARDS患者的诊疗过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也为ARDS表型鉴别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本文旨在通过论述LUS在ARDS患者表型鉴别中的应用进展,辅助临床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 3.
    经皮超声造影引导下导丝定位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应用
    杨艳, 邢长洋, 杨瑞静, 苏小佩, 周永刚, 金京兰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24, 18 (11): 993-999.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24.11.004
    摘要 (33) HTML (6) PDF (5624 KB) (13)

    目的

    探讨应用经皮超声造影(LCEUS)引导下导丝定位对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的定位价值。

    方法

    纳入2023 年3 月~2024 年5 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行LCEUS 引导下导丝定位及纳米碳染色法标记SLN 的59 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统计两种方法识别SLN 的数量,判断两种方法标记SLN 的一致性;计算两种方法定位SLN 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结果

    59 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两种检测方法SLN 均显影。LCEUS法共检出68 个SLN,纳米碳法共检测到356 个SLN。LCEUS 导丝标记法检测总SLN 数及非转移SLN 数均显著少于纳米碳法,[1(1,1)vs 6(5,7);1(1,1) vs 6(5,7),均P<0.001]。10 例患者共计12 个SLN 发生转移,两种方法标记SLN 术后病理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865,P<0.001)。LCEUS 导丝标记SLN 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纳米碳染色法[14.7%(10/68)vs 3.0%(11/356),P<0.001]。同时,LCEUS 导丝定位法定位前哨淋巴结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纳米碳染色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4.6% vs 8.7%);(14.7% vs 3.0%)均P<0.001]。但两种方法定位SLN 的敏感度无统计学差异(83.3% vs 91.6%,P>0.05)。

    结论

    LCEUS 引导下导丝定位SLN 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可以减少非SLN 被手术切除,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了SLN 的定位效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4.
    男性浆细胞性乳腺炎超声表现一例
    赵欣, 李昊昌, 卫星彤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9): 875-876.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24.09.014
  • 5.
    靶向超声造影技术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温绍敏, 王雅晳, 施依璐, 段莎莎, 云书荣, 张小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5): 496-499.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24.05.009
    摘要 (89) HTML (2) PDF (342 KB) (15)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完全明了。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及肾动脉等大中型动脉血管,是冠状动脉疾病、脑血管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最常见的病理基础。当斑块破裂并阻塞全身主要的动脉血管时,可导致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主要包括控制危险因素、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但临床现状仍任重道远。近年来,靶向超声造影技术因其无创性、精确性和实时反馈的优点,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精准治疗中极具前景。本文就超声造影技术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6.
    腹股沟斜疝并腹腔游离体超声表现一例
    陈秀晓, 隋文倩, 王珉鑫, 吴圆圆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5): 516-517.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24.05.013
    摘要 (63) HTML (4) PDF (366 KB) (13)

    本文报道1例腹股沟斜疝患者疝内容物为大网膜并包裹一枚腹腔游离体的罕见病例,该病例声像图特征典型并得到术后病理证实。腹腔游离体临床罕见,腹腔游离体随大网膜以腹股沟斜疝的形式出现增加了诊断的难度。超声医师需要对腹腔游离体及腹股沟斜疝的声像图特点充分掌握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 7.
    多模态超声技术在布鲁菌病中的应用价值
    常芳媛, 赵梓孚, 乔春梅, 陈启, 尚智鑫, 王晓磊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3): 319-322.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24.03.014
    摘要 (65) HTML (3) PDF (393 KB) (6)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其中以羊布鲁菌病属最为常见,多发生于牧区。布鲁菌病临床表现多样,以骨关节受累最为多见,也可侵犯循环,消化,生殖,泌尿,呼吸等多个系统,临床多表现为发热、多汗、骨关节痛、体重减轻、肝、脾、淋巴结肿大等非特异性症状,及时发现布鲁菌病及其并发症对病人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超声技术不断发展,除了传统的灰阶超声和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超声介入,超微血流成像以及超声弹性成像等新技术也有重大发展,在布鲁菌病的诊断以及临床评估布鲁菌病的疗效中具有很大意义。

  • 8.
    基于自动乳腺超声的列线图模型早期预测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的临床价值
    赵阳, 肖迎聪, 巨艳, 党晓智, 蔡林利, 薛文欣, 李洋, 肖瑶, 郭妤绮, 宋宏萍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4): 355-362.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24.04.004
    摘要 (115) HTML (3) PDF (563 KB) (17)
    目的

    探讨自动乳腺超声(ABUS)早期预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AC)后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3年5月于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248例HER-2阳性女性乳腺癌患者,比较pCR组和非病理完全缓解(npCR)组NAC前各项参数的差异,并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HER-2阳性乳腺癌pCR的独立预测因素,构建基于ABUS特征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应用Bootstrap 方法(1000次重抽样)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区分度,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准确性,临床决策曲线(DCA)评价模型的临床获益。

    结果

    HER-2阳性乳腺癌NAC前2组肿瘤的ER状态、PR状态、分子亚型、皮肤侵犯、后方回声、冠状面汇聚征、冠状面白墙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子亚型、皮肤侵犯、冠状面汇聚征、冠状面白墙征是HER-2阳性乳腺癌pCR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基于这些变量构建列线图模型,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05(95%CI:0.751~0.859)。Hosmer-Lemeshow检验表明模型良好的拟合度(χ2=6.597,P=0.360)。采用Bootstrap法迭代1000次进行内部验证,平均AUC为0.806(95%CI:0.742~0.855),表明模型稳定性良好,校准曲线表明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一致性好,决策曲线(DCA)线显示模型的临床获益及应用价值较高。

    结论

    基于NAC前肿瘤ABUS特征的列线图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早期准确预测HER-2阳性乳腺癌NAC后pCR,可为乳腺癌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超声影像依据。

  • 9.
    超声造影在乳腺BI-RADS 4A类结节诊断及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
    曹建辉, 冯斌, 黄伟伟, 张超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4): 363-368.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24.04.005
    摘要 (130) HTML (4) PDF (647 KB) (28)
    目的

    研究超声造影在乳腺BI-RADS 4A类结节诊断及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在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超声造影检查的126例BI-RADS 4A类乳腺结节患者的影像资料和粗针活检或手术病理结果。对126例乳腺BI-RADS 4A类结节超声造影模式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超声造影预测乳腺结节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使用超声造影独立危险因素诊断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析超声造影对乳腺BI-RADS 4A类结节的诊断效能。比较所有乳腺BI-RADS 4A类结节与超声造影后倾向恶性的乳腺BI-RADS 4A类结节的穿刺活检率、恶性结节检出率及漏检率。

    结果

    在126例乳腺BI-RADS 4A类结节中,病理良性结节97例、恶性结节2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增强后病灶范围扩大(OR=10.800,P=0.048)和“蟹足”征或滋养血管(OR=6.909,P=0.027)为乳腺恶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超声造影诊断乳腺BI-RADS 4A类结节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2,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6.2%、72.2%和75.4%。超声造影检查后,126例BI-RADS 4A类结节的活检率可由造影前的100.0%降低至41.2%(χ2=104.76,P<0.001),恶性结节检出率由23.0%升高至48.1%(χ2=10.93,P=0.001),漏检率仅3.1%(χ2=1.759,P=0.815)。

    结论

    超声造影在乳腺BI-RADS 4A类结节的良恶性鉴别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具有减少BI-RADS 4A类结节不必要的活检以及提高恶性结节检出率的潜力。

  • 10.
    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对游泳运动员左心室肥厚的预测价值
    王雪, 梁佳, 张伊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4): 369-374.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24.04.006
    摘要 (85) HTML (3) PDF (552 KB) (8)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ECG)的联合检查对某高校高水平游泳运动员左心室肥厚的预测。

    方法

    选取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年1月~2020年12月152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并开展相应的回顾性分析,40名高水平游泳运动员作为运动员组,另选取同期参加排球、网球、足球或田径等比赛的112名普通大学生作为对照组,所有同学均行ECG检查。对所有高水平运动员及心电图提示左心室高电压的普通大学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

    结果

    在152例研究对象中,有16例心电图结果显示左心室高电压,同时对40名高水平运动员及8名心电图异常的普通大学生进行进一步超声检查,其中,8名心电图异常普通大学生心脏超声静息状态下左心结构及收缩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在40名高水平运动员中,有21例(52.5%)超声心电图提示左心室增大或是饱满。其中,运动员的主动脉根部内径(AoD)、左房前后径(LAAPD)、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前后径(LVESD)、左室心肌重量(LVM)、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均大于普通大学生(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缩短分数(LVFS)低于普通大学生,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心电图单纯左心室高电压阳性率低,高水平游泳运动员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左心室异常的阳性率较高,医生心电图诊断下心室肥厚的结论需慎重。

  • 11.
    多模态超声在非肿块型乳腺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赵欣, 李昊昌, 卫星彤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4): 407-410.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24.04.013
    摘要 (132) HTML (3) PDF (335 KB) (21)

    乳腺病变可以表现为肿块型和非肿块型,非肿块型乳腺病变病理类型多样且缺乏典型影像学特征,在乳腺癌诊断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多模态超声技术,包括常规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为其识别和鉴别提供了有效工具。本文对这些超声技术在识别非肿块型乳腺病变方面的优势与局限,以及与病理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 12.
    经淋巴管超声造影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黄宏山, 陈成彩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4): 411-414.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24.04.014
    摘要 (111) HTML (10) PDF (371 KB) (21)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其治疗过程中乳腺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的应用成为重要的一环。传统的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在其准确度和侵袭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人们开始探索更加安全、准确的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近年来,经淋巴管超声造影技术在前哨淋巴结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篇文章的目的是综述经淋巴管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超声造影的研究进展。

  • 13.
    甲状腺木乃伊结节于多模态超声下的研究进展
    卫星彤, 李昊昌, 赵欣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4): 415-419.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24.04.015
    摘要 (68) HTML (4) PDF (342 KB) (13)

    甲状腺木乃伊结节是具有恶性征象的良性结节,在高频声像图上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有类似的表现如低回声、边界欠清晰、纵横比大于1、微钙化等,二者声像图虽表现相似但成因不同。另外也有特异性较高的声像图表现,如进行性缩小、黑白双晕征和连续完整的蛋壳样钙化。然而有时单纯使用高频超声对木乃伊结节的鉴别诊断有困难。随着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上的运用,可分别对木乃伊结节的硬度及微血管灌注进行全面评估,从而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来避免进行过度的有创诊断。

  • 14.
    超声影像组学在乳腺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张志远, 李雯雯, 王帅, 古娇娇, 高佳茹, 贾琳娇, 李文涛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1): 87-90.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24.01.014
    摘要 (312) HTML (33) PDF (319 KB) (57)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无创预测肿瘤信息有利于提前制定治疗方案,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超声影像组学是从超声图像中识别肉眼难以发现的数字化特征,在疾病的预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超声组学在预测乳腺癌良恶性、淋巴结转移、分子分型、预后、新辅助化疗疗效等方面初显成效。本文就超声组学在乳腺肿瘤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15.
    纳米泡载药靶向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麻凌峰, 张小杉, 施依璐, 段莎莎, 魏颖, 夏士林, 张敏洁, 王雅皙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2): 214-218.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24.02.017
    摘要 (192) HTML (15) PDF (388 KB) (18)

    动脉粥样硬化(AS)是我国城乡居民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的治疗方法是使用西药或中成药,以简单的制剂口服或静脉注射。然而,该方法存在生物利用度低、治疗持续时间长、患者依从性差等局限性,导致治疗效果普遍较差。为了克服这些挑战,细胞外囊泡已成为一种有前途的天然纳米递送系统,它可以有效地将治疗药物靶向特定位置,而不会对其他系统造成不利影响。这种方法在精准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在各类细胞外囊泡中,仿生纳米气泡因其优越的生物相容性、无毒、靶向能力强、对肝肾损伤极小而受到关注。本文全面综述了AS治疗策略的最新进展,以及利用纳米气泡(包括传统纳米气泡药物递送和仿生纳米气泡药物递送)治疗AS的最新进展。

  • 16.
    超声心动图在围生期心肌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进展
    刘笑笑, 张小杉, 刘群, 马岚, 赵海玥, 王雅晳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23, 17 (11): 1196-1201.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23.11.010
    摘要 (85) HTML (4) PDF (383 KB) (8)

    围生期心肌病是一种发生在妊娠末期或产后早期的特发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非洲血统、多产、高血压妇女或高龄产妇发病率较高,临床结局多变,从完全康复到持续性心力衰竭需要心脏移植甚至死亡。超声心动图是围生期心肌病首选和核心检查方法,本文系统综述超声心动图在围生期心肌病的诊断、风险分层、预防并发症、预后预测等方面的价值,预期能够改善这种罕见但具有挑战性疾病的预后。

  • 17.
    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云书荣, 王雅晳, 段莎莎, 施依璐, 张敏洁, 张小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23, 17 (10): 1090-1096.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23.10.011
    摘要 (101) HTML (2) PDF (565 KB) (28)

    先天性心脏病(CHD)是致死率较高的常见出生缺陷,其发病机制是遗传性与非遗传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突变等遗传性因素通过改变细胞的增殖、凋亡等途径,导致心脏发育障碍。对潜在遗传因素进行分子诊断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全外显子测序(WES)能够识别遗传性疾病的可能致病基因,有助于阐明CHD发展的遗传机制。因其序列覆盖率高,测序周期短、成本低,应用广泛。本文对WES在非综合征型和综合征型 CHD 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探讨其在先天性心脏发育缺陷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 18.
    超声应变力弹性成像联合MRI-DWI靶向引导穿刺在前列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赵文毅, 邹冰子, 蔡冠晖, 刘永志, 温红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23, 17 (09): 988-994.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23.09.010
    摘要 (89) HTML (2) PDF (1079 KB) (18)
    目的

    探讨超声应变力弹性成像(SUE)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I-DWI)靶向引导穿刺诊断前列腺病变的价值。

    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前列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穿刺前均进行直肠超声、SUE、MRI-DWI检查,记录可疑区域;患者均进行直肠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系统穿刺,同时对SUE联合MRI-DWI检查的可疑病灶进行靶向穿刺。记录影像学特征;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系统穿刺与靶向穿刺的阳性检出情况;绘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DC值诊断前列腺病变的价值;同时比较两种穿刺活检方案的Gleason评分情况。

    结果

    共105例疑似前列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2例因自身心理原因不配合穿刺退出研究,最终103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103例患者均成功穿刺并取材送检,其中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66例,占64.08%(66/103),均为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为37例,占35.92%(37/103),其中2例合并上皮内瘤变。MRI-DWI联合SUE共59例患者为恶性病变,其中MRI-DWI检查为55例,而SUE检查为57例为恶性病变。在恶性病变患者中MRI-DWI检查T2WI可见病灶,出现结节状低信号,DWI图像成呈高信号,ADC图显示ADC值较小;SUE检查可发现蓝色硬度增高区。直肠超声系统穿刺的恶性病变检查率为48.54%,SUE联合MRI-DWI靶向引导穿刺为57.2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穿刺法共穿刺了1181针,其中病理诊断为恶性病变共379针,单针检出率为32.09%;SUE联合MRI-DWI靶向引导共穿刺218针,病理诊断为恶性病变共136针,单针检出率为62.38%,靶向引导穿刺的单针检出率明显高于系统穿刺(P<0.05)。恶性病变者中ADC值为(1.18±0.17)mm2/s,良性病变者中ADC值为(1.42±0.23)mm2/s,恶性病变者ADC值小于良性病变者(t=6.303,P<0.001)。ADC诊断前列腺恶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6(95%CI:0.718~0.914),将ADC值取1.34 mm2/s作为界点评估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为为83.33%、67.57%。两种穿刺方案的Gleason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系统穿刺相比,SUE联合MRI-DWI靶向引导穿刺可通过较少的穿刺针数获得相似的前列腺恶性病变检出率,且穿刺的阳性率较高。

  • 19.
    中国学龄前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刘笑笑, 张小杉, 刘群, 马岚, 段莎莎, 施依璐, 张敏洁, 王雅晳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23, 17 (09): 1021-1024.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23.09.015
    摘要 (400) HTML (34) PDF (817 KB) (68)

    先天性心脏病(CHD)是婴幼儿因出生缺陷而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学龄前期可作为CHD筛查新生儿期的补充阶段,是CHD早筛、早诊、早治的重点年龄段。我国学龄前儿童CHD患病率具有明显地域差异性,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是最常见的3种类型,男性多见于较为复杂和严重的CHD,而女性多为单纯性CHD,高海拔与CHD高患病率有关,低收入地区的患病率相对较高。研究学龄前儿童CHD流行病学能够为更精准进行风险预测及一级预防提供更多帮助。

  • 20.
    免人工肾积水在超声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
    张曦才, 曹先德, 高建萍, 沈大庆, 曹现祥, 郭诗杰, 李凤岳, 肖琳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23, 17 (07): 798-803.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23.07.007
    摘要 (110) HTML (3) PDF (731 KB) (23)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中不制造人工肾积水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95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395例患者根据术前CT中肾积水的程度分3层(无肾积水层、轻度肾积水层、中重度肾积水层)进行比较,每层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人工肾积水组与免人工肾积水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针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一期结石清除率、术后发热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

    结果

    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肾积水层,人工肾积水组与免人工肾积水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4.8,95.5)min vs(25.0,56.0)min,P<0.01]、术中出血[(10,25)ml vs(5,20)ml,P<0.01]、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0,5.0)d vs(2.0,4.0)d,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肾积水层,人工肾积水组与免人工肾积水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65.0,115.8)min vs(25.0,40.0)min,P<0.01]、术中出血[(20,50)ml vs(5,20)ml,P<0.01]、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0,6.0)d vs(2.0,4.0)d,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肾积水层,人工肾积水组与免人工肾积水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60.0,111.0)min vs(25.0,60.0)min,P<0.01]、术中出血[(10,30)ml vs(5,20)ml,P<0.01]、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0,5.0)d vs(2.0,4.0)d,P<0.01]。2组患者的一针穿刺成功率、一期结石清除率、术后发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声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术中不建立人工肾积水是一种治疗不同积水程度的肾结石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